第485章 十大酷吏榜(2/2)

作品:《大秦万朝: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

尸身被带回咸阳,处以车裂后示众。  他在本国历史上是最出色的政治家,在秦国实施了最严酷的法律,使得秦国暴起,统一本国,但是在变法图强过程中不畏权贵,一视同仁,被史学家评价为刻薄寡恩。  当然,相对而言,他的排名也就比较低了。  没办法,他的变法确实死了很多人,在这些人眼中,商鞅也是不折不扣的酷吏!  而嬴政看到自己的大秦终于有人上榜,原本阴沉的脸色也终于好了一些,至少他不用担心自己的大秦没有上榜。如浏览器禁止访问,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;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。  “十大酷吏榜第八名——杜周(亡国,归属大华王朝)”  “奖励:内元丹一颗,粮草二十万!”  汉武帝时期的酷吏,这位酷吏,对豪门权贵比较手狠,但是√普通百姓较为随和  杜周(?-前95年),字长孺,西汉南阳郡杜衍县人。西汉大臣,杜延年的父亲。  出身南阳(义纵)郡吏,甚有能名。推荐给廷尉史张汤,授御史。受命查办沿边郡县因匈奴侵扰而损失的人畜、甲兵、仓廪问题。他在查办过程中,严格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。执法严峻,奏事称旨,得到汉武帝的赏识,加以重用,累迁廷尉、御史大夫。太始二年(公元前95年),病死。  武帝后期,用刑益严。杜周任廷尉时,秉承武帝旨意,极严刻之能事。  每年二千石以上官吏(指相当于郡守、九卿以上的官吏)因罪下狱的,前后达一百余人;加上各郡太守和丞相府、御史大夫府交付廷尉审讯的案件,每年不下一千余起。每一起案件所牵连的人数,大的案件达到数百人,小的案件也有数十人。  办案奔跑的路程,近者数百里,远者数千里。案件既多,狱吏无法一一地详细审问,只得按照所告事实引用法令条文判罪,有不服的,便采取严刑拷打、逼取供状的办法来定案。  于是,听说官府要逮捕的人,都吓得逃亡藏匿。有的案件拖延十余年之久尚未结案。当时告状的多给别人加上"大逆不道"的罪名,牵连到很多人,廷尉及京师官府所属的监狱所捕的人多至六七万人;加上执法官吏任意株连,有时多达十余万人。
本章已完成! 大秦万朝: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最新章节第485章 十大酷吏榜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org/330/330761/4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