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六章 惟观神采,不见字形(1/3)
作品:《道果》远宁府,张家大宅正堂。
这大堂占地不小,古色古香,地上展着方砖,堂中摆着红木桌椅,檀香满屋。
张家祖上由科举发达,后来借此人脉,转而经商,留下好大一片家业,到了张老爷这一代,已然成了纯粹的商贾。
拖着病体,张老爷坐于主座,他脸色蜡黄,眉宇间有股淡淡黑气,嘴唇苍白,但全部人的精力却从病中脱出。
张老爷跟前,左右两排的椅上坐满了人,有老有少,都是衣着鲜亮,心胸非凡,流露着养尊处优的味道,只有左首第一位空着。
这些人神态不一,有的脸露喜悦,有的不动声色,也有那喜怒形于色的,面色阴森,但却无人言语,都在听着坐在右首的少年人说话。
“这几幅字……”
这少年穿着深衣,带着方巾,年纪不大,但不见半点稚色,双眉细长,双眼明亮,全部人流露出一派大家风范,一开口,好似大儒在宣讲道理。
他拿着几张枯黄纸张,看了又看,最后摇摇头道:“这字不行,有形而无神,看上往似模似样,实在是东施效颦,贻笑慷慨!我在关中时,常有人拿着自己的字上门讨教,很多人的成就,与此人雷同,甚至有的还稍胜一筹。”
少年说话间,放下纸,淡淡一笑,看似谦虚,却流露出傲然意境。
张老爷眉头微皱,说道:“祁公子的名号,老夫早有耳闻,三年前就名满关中,被誉为少年书圣,那手字认真是惊天地泣鬼神,只是这几幅,乃是小儿好友所写。先前确有镇邪功效,助老夫脱离病困……”
不等主人家把说完话,那少年就笑道:“张老爷,我此来蜀地,是看在三郎的面子上,不是来和别人比论书法的,那人的字如何,我并不关心,也无需关心,我只问你。这次染邪,是谁的字将邪气镇住的?”
被人打断了话,张老爷自然心中不快,但听少年如此说辞,也知是实情,他大儿子张振带来的几幅字,虽曾镇住邪气一时,让他病情好转,但没过多久就再次复发。甚至变本加厉,若非眼前这位少年,可能真就一命呜呼了。
这是救命之恩。
这时,少年旁边的一名青年站起来。开口说道:“父亲,那邱言我也听说过,毕竟是远宁府的道试案首,不过有人说。他这案首是托关系得来的,想来心术不正,这样的人。纵能写出好字,但又如何能以字镇邪?估计先前只是凑巧,而祁公子不同,那可是关中书圣!字通鬼神!”
这个说话的青年,是张老爷的三儿子,名叫张宇。
张家老爷,妻妾成群,嫡子只有张振一人,这张宇乃妾所生,是庶出,按理说是无资格继续家产的,但张老爷有心让张振科举成才,其他儿子因此便有了接触家业的机会,这张宇在打理关中产业,才有机会硬朗关中的一些个人物。
忽然,坐在张宇旁边的青年出声道:“三哥言过实在了吧,不过写字而已,难道还真能治病?”
这人也是张老爷的儿子,名叫张进,同样是庶出,但与张振交情不错,他见张宇言语中诋毁张振之友,这才出言。
只是,这话一说,张宇还没回应,那少年就转过身来,冷冷的看了张进一眼,那眼神竟令张进通体冰冷,忍不住颤了一下。
“我祁九联此来,不是来听你们点评的,你们也未进流评我的字,若非张宇相邀,此时我本应与白昭元等人谈玄论道,何必来剑南道这穷乡僻壤?”
这祁九联,人称少年书圣,是关中著名的书法大家,年纪虽轻,但一手字早就登堂进室,甚至上达天听,先帝在时,曾多次召见。
听了他的话,在座诸人有了骚动,不少人窃窃私语。
“白昭元?我听过这个名字,天下第一才子!”
“这祁九联,能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道果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六章 惟观神采,不见字形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org/3/3285/186.html